位于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地铁站的公共自行车存取点,不少桩位的自行车已被取走。
5月16日早上8点整,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地铁站处的公共自行车存取点,50个公共自行车车位上已经没有多少辆车了,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补充车辆。“这个时间段公共自行车的借出量非常大,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补充,最多时一个小时要补充150辆车,就这还有人不能及时借到车。”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据。
每天早上不到7点,郑州市民李先生就要从位于康复前街的家中出发,骑上电动车,前往十多公里外的单位上班。“早点出发路上不堵车,如果超过早上7点半,中原路地下道就会堵成一锅粥,要通过这个地下道最少需要七八分钟时间,有些时候十来分钟也过不去,到单位非迟到不可。”说起骑电动车上下班,李先生也是一脸的无奈,他所在的小区附近公交车很少,且这附近有好几家医院,每到上下班时间都会堵得水泄不通,如果坐公交车上下班,没有一个半小时不可能到单位,两个小时到达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如果家门口和单位门口都能有公共自行车,我就会骑着公共自行车到地铁站,乘坐地铁到下一个公共自行车存取点,骑上公共自行车悠闲自在地来到单位,这样下来总的时间不会超过40分钟,那样也不会起早贪黑了。”
像李先生这样无奈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市民不在少数,骑电动车每天都要面临着风吹日晒,尤其是到了冬天,寒风刺骨,身上穿得再厚也能被风吹透,往往是骑车到了单位手都快冻僵了。
与李先生每天骑电动车辛苦奔波不同,自从郑东新区cbd区域有了公共自行车,王女士的上班之路就变得轻松惬意了许多。李女士的家在人民路地铁站附近,每天早上7点半,她会准时赶到地铁站乘地铁,13分钟左右就到了会展中心站。出地铁站用时两分钟到公共自行车的存取点,刷卡取走公共自行车,慢悠悠地边骑行边欣赏周边美景,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位于商务东三街上的单位办公楼下。正好这里也有一个公共自行车存取点,她把车子推进桩位,刷卡走人进办公楼。李女士这个上班过程只花了两元的地铁钱,用时不到半个小时,还不用遭受风吹日晒之苦。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郑州市的公共自行车开始于2015年11月9日。为缓解郑东新区cbd交通压力,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问题,郑东新区2015年11月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一期34个站点1060个桩位,1000辆车。截至4月18日,公共自行车运营的第162天,累计办卡820余张;累计骑行量超32万人次;累计骑行时间3928753分钟;平均单次借车骑行时间12.2分钟;单日骑行已突破5000人次。由于原有的桩位和车辆已经不能满足市民需求,从今年4月23日起,对cbd区域站点进行了扩建,新增17个站点,新增桩位536个,新投放自行车600辆。
加上原有的1000辆公共自行车,郑东新区cbd区域内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已经达到了1600辆,比有些省辖市全市的公共自行车数量还多。就这,到了上下班高峰,相对于汹涌而来的人流,公共自行车仍然显得僧多粥少。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认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个民生工程,便民利民的同时,还可以分流一部分私家车主,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相关部门应该尽早规划建设。政府部门不要老想着一步到位,不能十全十美也无所谓,便民措施先实施起来然后再逐步完善,不能怕出现问题就不上马。
省住建厅曾表示,结合省公安厅、财政厅意见,到2015年,争取建成10个左右城市(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其中郑州、洛阳、开封、信阳初步建成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逐步提高,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其他省辖市2020年前建成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增设完善相关的交通安全设施,保障自行车出行安全。在自行车上路较多的主干道和自行车事故高发路段,增设交通安全警示牌,时刻提醒自行车驾驶人注意交通安全。在条件许可的城市道路,积极推行人车分离措施,将机动车和自行车道路安全隔离。
记者从省住建厅也了解到,目前我省一些城市正在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结合公交出行现状,重点从自行车租赁网店、租赁服务方式、租赁信息化建设、运营保障、道路保障、政府保障等方面拟订公共自行车实施方案。尤其是永城市,将公共自行车融入城市大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当地市民上下班出行的好选择。
2013年1月28日,永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营,为我省首家,900辆自行车在新城区55个站点投放,公共自行车融入大公交系统,一年借还340万辆次,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永城人出行的重要途径。
随后,洛阳市建成全国第一个利用福利彩票专项资金建设的公益性公共自行车系统,首批1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许昌市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站点集中于许昌中心城区、东城区,共建公共自行车站点55个,投放自行车数为1200辆。
记者札记: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项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民的欢迎。我们也期待着,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能够重视公共自行车建设,在选址规划投资运营等方面予以支持,让这一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惠及民生,也能让普通市民为低碳环保出一份力。